《战狼2》剧照
作为一个写作者,电影《战狼2》最让我惊叹的,是它的叙事效率,主人公出场,跟黑人朋友的几场戏,就把他的处境、性格勾出了个轮廓,冲突发生,短短的闪回,就把他的前史交代清楚,同时抛出了“复仇”的引子,也给全片覆盖上一层淡淡的感伤色彩。
之后的段落,也依然保持着这种效率。故事紧凑,而且疏密有致,动作戏和文戏的节奏掌握得非常好,冷锋和非洲小男孩的交往,给故事增添了诙谐色彩,埋设了伏线。大战来临前,工厂里的那一场篝火狂欢,节奏貌似慢下来了,却制造了紧张气氛(因为观众都知道这是战争来临前的暂时平安),也刻画了人物,更增进了观众对剧中人的感情。当管事的林志雄分开非洲工人和中国工人时,工人们的反应,又把情感反应推向极致,更为冷锋的行动再一次提供了动机,甚至把整个故事的“复仇”、“家国”动机,拔高到“正义”“种族”“人类”的层面。
更难得的是,动作设计也没有脱离故事,没有为打而打,为炫技而炫技,为官能而官能,而是和故事融为一体,只要把故事推动到了下一个环节,动作戏立刻就收住了。要知道,在很多动作电影里,最拖沓最难忍的部分,倒不是文戏,而恰恰是动作戏,因为动作戏的成本高,因为动作戏吸引人,于是创作者很难忍住不滥用动作戏,但动作戏只要失去节制,立刻就失去了打动人的力量,在难以忍受的程度上,甚至远远超过一段拖沓的文戏。《战狼》却懂得适可而止,该打才打,打完就收。
几个人物的性格、成长,用的笔墨不多,都很有效,而且每个人的故事都有始有终,例如张翰扮演的“富二代”凡哥,吴刚扮演的何建国,都是有前史有性格有结局的。凡哥本来是个浮夸的,有点小狂妄的富二代直男,为自己掌握的一点小权力沾沾自喜,经历了战斗洗礼之后,变得成熟和沉稳了,甚至几次展现出人性的光辉。尽管从时间上来看,他的变化也发生得太仓促了,几乎就是一天一夜间的事,但观众能够理解,也愿意相信,这个变化就完全能说得通了。
这个故事的主创,正是吴京,他同时是编剧、导演和主演。能够让这个故事,有这样高的叙事效率,他功不可没,是他主导着大部分的创作。但我又觉得,这种叙事效率,其实不单纯是技巧,而是因为个人气质,是他个人的气质,奠定了这个故事的节奏、力度,是他个人的强度,让整个故事有了强度。很多时候,一个作品之所以软了颓了散了,不是因为技巧的问题,而是因为主创软了颓了散了,即便是重工业电影,其实也不能例外。
毫无疑问,吴京是个有强度、力度、硬度,有生命里的人,为了让我们看到这一点,他用掉了半生的时间。
第一次看到他的电影,是在1995年,那时候我都还是学生,家乡的老电影院也都还没拆,我们就是在暑假的时候,在老电影院里看到了他主演的《功夫小子闯情关》,角色给他的设定,近似于早年的李连杰,清秀俊朗,活泼开朗,还带点微微的痞气。此后好些年,他也沿用这种设定,这种设定和他本人的性格,也非常接近,但不巧的是,再好的形象,再好的设定,在华语电影衰落的大势之下,似乎也没有用武之地,此后的将近二十年时间,他一直在电影和电视圈浮浮沉沉,正派反派都演,烂片好片都接,有时候甚至就是不起眼的配角。在名利场这样一个把青春的价值捧在天上的地方,人们很自然地认为,他就这样了,会慢慢地颓下去,慢慢地走向下坡,慢慢被人遗忘,却没想到,他始终不退场,始终不让步,终于有了《战狼》和《战狼2》,紧随其后的,还有《战狼3》。
所以,《战狼》系列的说服力,不单纯建立在故事的说服力之上,也建立在他本人的说服力上。人们相信,他这样一个人,能够胜任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个故事,也恰可以隐喻他的人生。一个故事的成立,不只因为技巧而成立,还要凭借这样一种信任才能成立。
相貌、运气,其实都一闪而过,真正可靠的,还是这样一种生命力吧。许多事情,做到最后,都只是一场生命力的比拼,很多命运,走到最后,也只是生命力的呈现。
(作者/韩松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立场。本文系凤凰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