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互联网金融又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是“十三五”规划十大目标给互联网金融领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另一方面,P2P行业正式步入“万亿时代”。未来,无论是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还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以及改革体制机制方面,都将有互联网金融极大的用武之地。所有这一切都彰显出,新一波互联网金融大潮即将到来。
政策利好——“互联网+”的最大推手
早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前,关于“十三五”规划中互联网金融将成为重要议题的声音就不绝于耳。尽管“十三五”规划预计2016年3月才会正式公布,但据报道,金融“十三五”规划将进一步增加金融供给和竞争,给予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充分的创新空间。
推进“互联网+”,被李克强总理认为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契机”。实际上,互联网金融之所以逐渐被政府重视,正是看到了其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正进入一个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在“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放缓、首要目标是保增长的背景下,这种作用尤其不容忽视。
普惠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征。互联网金融弥补了传统金融难以顾及小企业、小客户、创业者提供服务的缺陷,推动小微企业发展,满足“双创”的融资需求。同时,互联网金融带来的跨界冲击,还使金融业进入门槛显著降低,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金融工具更加丰富,消费者的选择权扩大。这些都将不断提升整个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互联网+普惠金融——经济发展新引擎
许多传统产业都在加速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而其中“互联网+金融”的变革,最为引人注意。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领域的搅局者,通过市场影响力,倒逼上层金融体制改革的能力越来越明显。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实践,也将为金融体制的改革提供一种借鉴。金融兴则百业兴。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结合,更成为推动各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被认为是支持并服务于经济发展转型的新引擎。
2015年第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为6.9%,低于官方设定的全年7%的目标,也是2009年以来最低增速。GDP“破七”之后,对于实体经济的担忧情绪再次被放大。经济数据一公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约谈了金融企业,强调“继续推进金融改革,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应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与产业的结合,通过互联网金融促进直接融资渠道建设,让金融资源真正流向优势产业,引导互联网金融真正服务实体经济,全面推动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天恒泰就以此为突破,围绕金融服务的难点和重点开展创新,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中支持实体经济的典型代表。天恒泰计划加大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向更多农民提供多渠道、低成本的金融服务,由此切实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收益,体现了金融服务与农业结合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