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ID=9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
栏目ID=9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快七年的时间里,滴滴司机骚扰乘客、与乘客发生冲突的新闻时常见诸于报端和网络。就在最近的八天时间里,从打人到持刀威胁,最后滴滴终于“杀人”了,虽然杀人的是司机,但“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滴滴平台监管不力才是酝酿出这次“杀人”惨剧的罪魁祸首。
能不能先别急着作秀,咱们先安抚好家属?
事情是在5月5日发生的,警方在5月7日就找到了被害者的尸体,并确定是滴滴司机所害。但是滴滴对此事件一直采取回避和隐瞒的态度,直到各种新闻报道出来后,才不得不站出来发表声明道歉。而以往“诚恳道歉”、“后台封号”等手段对于一次谋杀来说远远不够,因此除了道歉信之外,滴滴还搞了一出“悬赏抓人”,宣称拿出100万来悬赏凶手。但是网友们出离愤怒了,咱们能不能先别急着作秀,真当咱们日常不带脑子?
显然,滴滴公关部这次急了,通常发道歉信就能完事儿的套路在此事上面行不通,那拿出一百万能不能表示滴滴的诚意?当然不能。在这个时候,滴滴不去做好安抚受害人家属,积极帮助受害人家属解决接下来生活、精神上的一系列问题,在这里发出根本不应该由滴滴来插手的悬赏令,压根就是搞笑。现实生活不是演电影,随便出来个人就说悬赏追击,悬赏需要公安机关依法签发通缉令后来进行实施,因为悬赏不仅是要扩大线索加快抓住要犯,还要对线索人进行保护,假设因为滴滴你的一纸悬赏,造成线索人再次遭到人身伤害,这个责任由谁来负担?
更何况,滴滴在发悬赏的时候依然不忘记玩点文字游戏:“滴滴将视线索重要程度给予最高100万人民币的奖励”。大家看看里面的关键词,“视重要程度”、“最高”,给不给钱给多少钱全凭滴滴一张嘴,这是在悬赏还是在做促销?全场大甩卖最低一折起的活动做太多了,导致在如此严肃的一件事上都不忘记无耻一把了?
终归说来,破案是警方的事儿,滴滴作为平台方在此事上有不可逃避的责任,但对破案一事应该积极配合,而不是在里面充当一根搅屎棍,弄些危机公关的手段来博取眼球和同情,那一百万不如先给受害人家属,或许如同评论里所说的,一百万根本安抚不了一位失去女儿的老父亲的心灵。
从打到杀,滴滴你该好好解决一下自己的问题了!
诚然,滴滴只是提供了一个网约车平台,但我们别忘了,在互联网时代,最可怕的就是平台方的不作为和不断为自己开脱罪责的行为。
不能一出事就道歉,应该好好先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要每次都等到出事了之后才开始声明对业务进行审查,这连亡羊补牢都称不上。
我们先跳出此次事件全面审视滴滴平台,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平台,这两年滴滴忙于收割市场红利,对入驻司机的资质及服务质量监管几乎是停留在纸上,微博微信上随便搜一搜,关于人车不符、违法运营的事情多如过江之鲫,打人、斗殴、性骚扰乘客的情况屡见不鲜。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在杭州等地区滴滴还长期违规无证经营,默许无资质司机上路载客,杭州运管部门近期查获的200多起网约车非法案件中,滴滴平台车辆占据9成以上,其它一些城市里滴滴也频频被交管部门约谈、处罚,但滴滴在交完罚款表示将立刻改进之后呢?就没有了下文。
这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行业龙头不严律己、带好头,反而长期游走法律边缘。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对违规现象睁只眼闭只眼,从打到杀不过是一个发展过程,甚至可能不是终点。所以,滴滴你该怎么办?
第一,放下你高高在上的姿态,安抚好受害者家人,因为他们才是最无辜、最无助的群体;第二,认真落实网约车新政及各地的细则,严格约束自身,拿出作为行业龙头的风范和勇气,切掉自身的毒瘤,对公司内的违规车辆、违规司机进行全面清查清退,而不是简单的封号了事,有相关违法行为的应该主动报案,让警方介入。
另外,在滴滴事件上,也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我们不能仅仅指望平台自律,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网约车的监管,对滴滴存在的各种管理隐患彻查,并严惩到底。笔者也在此提醒广大女性乘客,在出行的时候要注意自身安全,尽量选择合规、正规的网约车或者出租车,发现和App里信息不符的“马甲车”、“套牌车”要及时举报,并拒绝乘坐。另外在独自乘车时,尽量能够跟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并告知车辆信息,加强安全意识,让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