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伊始,一场“大考”的疫战打响,在全国上下严肃“答卷”之时,广大农村不但没有“出局”反而靠基层智慧“出彩”。禅城区南庄镇龙津村便是其中的代表。
在没有誓师会和请战书的情况下,仅凭微信群里的一条信息通知,村里的58名党员和63位村民代表迅速响应,奔赴一线结对抗疫;村内66家企业顺利有序复工复产;居住在“新龙津人”公寓的4000多外来务工者能安全轻松地“回家”,“疫战”中的龙津村究竟做了什么,乡村治理能力又是如何得到提升的?
党建引领 前线“灯塔”得以长亮
打赢疫情防控硬战的关键在于党建引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三十起,龙津村党委5天内组织召开了3次会议,有针对性部署防控工作。“党委发挥好核心领导作用,做到靠前指挥,统筹调度,就一定能筑起安全防线。”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冯耀泉说。
为防疫情输入,年初五,龙津村党委决定实施设卡检测工作,分别在村内的4个主干道和6个外来务工集中居住的“新龙津人”公寓出入口设卡,“我们安排人员24小时轮岗排查进出村的所有车辆和行人,逢车逢人必问必检。”龙津村党委副书记廖权开说。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疫战中,龙津村党委居中调动,9个村小组党支部也迅速跟上发动,58名党员积极行动,抗疫一线的“灯塔”快速被点亮,更得以长亮。
群安村小组党支部书记冯桂伦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购买消毒器材及30公斤的消毒液,在对村内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每天一次,公寓楼则一天两次。
“既要管理村口人员的出入,又要兼顾新龙津人公寓的人员出入,最大的压力就是大家一开始的不理解和不配合。”永光村小组党支部冯恩海书记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反馈给村党委。
得知此信息后,龙津村党委立即“加码”防控宣传,“短短几天时间,我们村党委组织派发宣传资料4912份,张贴各类防控宣传海报1000多张,悬挂横幅60条。”村党委委员关淑卿说。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
67岁的老党员廖其安是最早一批参与卡口值守的,“你好,麻烦停车测下体温先,你从哪里来?体温正常,可以走啦!”像这样的话,廖其安每天站在村委会牌坊下重复说少则几十遍多则几百遍。“年纪大了,就别这么拼命了。”面对家人的劝阻,他坚持不下前线,“特殊时期,村里这么多党员都站了出来,我作为老党员不带头做榜样,于心不安。”
58名党员组成的党员志愿抗疫服务队中,像廖其安这样的老党员就有5人,他们同中青年党员一道,不惧风险,在关键时期发挥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
机制创新 战斗力量分秒集结
战疫“集结号”吹响后,龙津村充分发挥了党员村民代表责任制的优势,分秒间集结战斗力量,同58名党员一起应召入列的还有63个村民代表,他们有的争当各检测点的“拦路虎”,有的化身村居宣传员,走街串巷地派发防控宣传单,有的则成为公寓的防疫“楼长”,时刻守护公寓住户的生命健康。
党员村民代表结对为进村车主测温派发疫情防控宣传册
村民代表巡查村内药房的复工情况
看到招募信息后,村民代表廖万贯第一个报名参加卡点值守,成为了“拦路虎”,“防控疫情是为了大家,不能怕得罪人。”廖万贯说。
“站在村口,村民要进,你拦下来询问、测温、登记,很容易得罪人,确实需要一股虎劲。”冯耀泉说。
村民代表的身份,也意味着责任。
身为永光村民小组“新龙津人”公寓防疫“楼长”的村民代表谭桂银,每天主要工作就是全力“拦住”这几栋公寓楼的外来务工人员外出。“得罪人也没法,只能苦口婆心地解释。”谭桂银说。
“让已经定好日子在村里祠堂设宴的3场嫁娶酒席全部取消,上门劝说4家餐饮店歇业,离不开村民代表的耐心劝导。”廖权开说。
疫战吃紧时,龙津村又再次发布了志愿者招募信息,这一次,52名巾帼妇女、80多位热心群众自告奋勇补入战队。母亲罗少珍和女儿冯燕霖接连报名,成为防疫一线的一对“母女档”。她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友爱、互助、奉献、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为抗击疫情做点有意义的事,是我们退伍军人应有的担当。”刚刚退役一年的冯文韬主动报名,做起防疫“楼长”的助理,负责日常出入人员的体温检测和服务居家隔离人员。
乡风厚植 暖心服务更显温度
“硬核”战疫既要有力度,也应不失温度。
作为“全国家风文明示范村”,龙津村多年来厚植文明乡风的做法,在抗疫复工两场战役中得到充分体现。
面对防疫物资短缺的情况,村委会充分汇集民力,向广大村民征集物资,消息一传出,热心的村民纷纷慷慨解囊。短短两小时内,村里共收到村民捐赠的帐篷6个、电子体温计21个、口罩1000个和医用手套2500双。
早在1月22日,冯恩海发现村里“新龙津人”公寓入住了一名来自疫情严重地的住户,“当时,有人劝说把住户赶走。”冯恩海说。没有照做的他在上报后对该住户进行居家隔离,每日测温、门前清洁消毒,帮忙购买生活物资,解除隔离那一刻,冯恩海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算是落地了。
随着企业“复工潮”到来,龙津村建华“新龙津人”公寓也迎来了大量的返岗复工人员,身为公寓防疫“楼长”的党员陈月群每天都打起十二分精神,雷打不动地对所有“回家”人员进行健康询问,仔细填报《人员健康登记表》,并帮助他们办理“复工出入证”。
为推动村内的企业正常复工复产,连日来,龙津村党员干部每日都会走访企业,指导企业做好员工健康检测、排查消防安全隐患等,发现“四上”企业缺少口罩的防疫物资时,村委会立即为辖区内26家企业送上个2020个爱心口罩,帮助企业抒难解困。
村委会组织人员为复工企业送上防疫口罩
有温度的暖心服务,让村内的企业吃了“定心丸”,不少企业都已安全踏上复工复产的“快车道”。截至3月1日,龙津村内已复工企业达58家,其中,12家“四上”企业已复工10家,复工人员达371人,复工企业产能最高已攀升至90%。
村干部带队走访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但凡有困难,村委会第一时间会热心帮助我们解决,非常贴心。”盛祥发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发达说,“公司在龙津村已经11年了,从起初十人左右的加工厂,发展壮大到如今几十人的规模型企业,离不开龙津村好管理和好环境。”
记者手记:在疫战大考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都是一次大考、一堂大课,在这次疫战大考中,龙津村党委、党支部、党员干部都受到了巨大考验,从党性磨砺,到初心坚守,从精神锤炼,到能力检验,都得到了检验考验。
基层农村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沿阵地,疫战中的龙津村,乡村治理能力也得到提升。
首先是提升了凝聚力。疫情发生以来,龙津村之所以能够激发出强大的自我保护力量,关键就在于其坚持党建引领。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组织一盏灯,疫战中,党委居中调动,9个村小组党支部也迅即跟上,58名党员快速行动,抗疫一线的“灯塔”快速被点亮,实现长亮。
机制创新也是龙津村快速凝聚力量的重要抓手。6年前,这条小乡村在全省率先实施的党员村民代表责任制,党员和村民代表结对直接联系村民,共同参与村务管理,但凡村集体有事,可谓一呼百应,生动诠释着龙津人既可以村利共享,又真正能村责共担。
其次是提升了协调力。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龙津村对各种资源力量统筹协调的能力经受住考验。
再者是提升了服务力。居住在龙津村内大量返岗复工的“外来者”能安全轻松地“回家”,缘于该村的一项暖心服务创举,21年前,作为“城中村”的小小龙津大胆在佛山地区首创村内无出租屋制度,数年间通过兴建6处“新龙津人”公寓,接纳了4000多外来务工人员统一居住。这让龙津村在疫情防控中可于分秒间掌握外来人员信息,既能在疫战中实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又能在复工复产中保障这些人员安全的“回家”。
文、图丨佛山日报记者刘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