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科研发的芯片、武汉奋进科技研发的配网不停电断接引作业机器人、安翰科技研发的磁控胶囊胃镜移动检查车、华大基因武汉火眼实验室……近期开幕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一批“武汉智造”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纷纷亮相。
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武汉科教资源全国领先,是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92所高校、81名院士、130万在校大学生,每十个武汉人中就有一名在校大学生。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武汉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28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等数量均排名第一。
拥有一手“科创动能强劲、科技精英荟萃”好牌的武汉,如何推动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发展优势,让资源动起来、人才聚起来、产业活起来,努力从“科教大市”迈向“科技创新强市”?
近日,第一财经与微众银行联合打造的《科创源动力》栏目组走进武汉、深入光谷,与中国商业文明研究发起人秦朔、武汉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局长钟复平、光谷自贸区研究院院长陈波教授、点亮资本创始人李翀和微众银行企业金融副总经理袁伟佳一道探寻这座城市的科创源动力,解码金融赋能中小科创企业成长的“光谷”样本。
从创新策源到产业成链
武汉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局长钟复平见证了武汉从“钢的城”到“光的城”的蜕变,是光谷“从一束光到一座城”蝶变之路的参与者。
钟复平坦言,武汉很早就提出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的原始创新技术,探索一条“依靠自主创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路径,最典型的就是激光产业。
大到航空设备、桥梁汽车的加工,小到手机屏的切割、香烟盒的防伪,都会用到的激光,国内技术策源地之一正是武汉。
50年前,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设立激光教研组,研究方向为面向工业应用的激光器研发,并率先创建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的第一个激光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国内激光加工专业人才。他们或创立公司,成为行业领导者,或作为技术骨干,带领企业技术革新,开启了中国激光产业化的历程。
由他们带领的这一批企业,在国内率先突破了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光纤激光器、超快激光器等一批核心技术,这些成果没有锁在抽屉里、躺在论文上,都切实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开花结果。
华中科大激光专业校友、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感慨,“50年来,我们从实验室走出来,将划时代的技术推向市场!”
中国商业文明研究发起人秦朔认为,与深圳、上海等城市不同,武汉的发展立足于“自”,它是内生型的一些资源,并促进这些资源的产业化。
光谷自贸区研究院院长陈波教授进一步说,武汉虽然是一座内陆城市,但却是国内高教资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大批高校研发资源环绕光谷,为其提供了庞大的研究创新源,加上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的赋能助力,更容易实现从技术到现实生产力的跨越。
半个世纪过去,凭借从创新策源地发出的一束“光”,一条光电产业链在光谷铸就。目前,光谷激光企业总数和激光产品年产值均占全国50%以上,成为中国激光产业中心。激光企业在这里各自抢占细分赛道的制高点,一片生机勃勃的企业成长“热带雨林”逐渐形成。
在产业链上游,以睿芯、锐晶、汇科信为代表,深耕激光材料及配套元器件;中游,以锐科激光、虹拓为代表,专攻激光器及配套设备;下游,以华工激光、惟景三维为代表,聚焦激光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依托完整的产业链,激光企业协同发展、互为增益,形成了激光元器件、光纤激光器、激光焊接、激光打标、激光切割、激光雕刻、激光医疗等特色产业。
养成“人才森林”体系
在为创新而生的中国光谷,人才始终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钟复平说,光谷一直在为建设国际人才创新高地、构建活力十足的全方位立体式“人才金字塔”而不断探索。
出台“光谷人才11条”、实施“3551光谷人才计划”、设立10亿元光谷合伙人投资引导基金、在全国率先实施人才注册制……近年来,光谷人才政策呈现不断升级的清晰逻辑——建立符合人才发展成长规律的工作体系,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符合时代发展的工作方法。
——更科学化设计:光谷在全国首创人才注册制、人才动态评价积分制,给人才画像,通过积分来识别人才、评价人才、支持人才。在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方面均有具体服务举措。
——更市场化运作:光谷合伙人基金,通过联合优质的市场化基金管理人,发起或参与设立覆盖东湖高新区重点发展产业的多只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新设基金募集到总规模的40%即可申报光谷合伙人基金出资;
——更大力度支持:对顶尖科学家,给予最高1亿元无偿资金支持;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和重点产业人才引进,每年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金支持等;
——更国际化视野:东湖科学城招贤榜,面向全球广纳贤才,发布招贤岗位70余个,岗位薪酬均在百万以上,同时与专业机构合作启动环球猎聘;
——更前置化招引:“3551光谷人才计划”将资助范围拓展至青年人才,对引进的35周岁以下优秀青年博士和海外留学生,给予最高30万元无偿资金资助;设立1亿元中国光谷奖学金,与“双一流”大学合作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优秀大学生和创新型人才,搭建高校“才聚光谷”工作站,引导大学生到光谷创业就业。
11月18日,在第六届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亚太赛区推介会上,华引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孙雷蒙博士团队介绍,华引芯正是“3551”大赛的受益者,该团队2017年从新加坡归国创业,曾斩获2018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一等奖,落地光谷后受益于光谷3551人才及系列政策,团队获奖的第二年就首发全球最小可量产Mini-LED产品。
目前,华引芯不但陆续参加省市重点研发计划,生产走上正轨,覆盖“芯片-封测-模组”等全产业链设计、制造及销售,经4轮融资后融资金额已超2亿元。
“光谷构建了良好的创新研发、成果转化机制,营造了热带雨林式的创业生态,提供了覆盖产业链的完备服务,吸引大量优秀青年集群扎堆,创新创业氛围十足。”孙雷蒙说。
截止到目前,光谷已聚集了4名诺奖得主、66名中外院士、79名国家级高层次产业人才、2271名“3551光谷人才计划”入选者、7000多个海内外人才团队,在光谷企业工作的博士已经超过12000人,2017年~2020年共留下45万大学生,为高标准做强“光芯端网智”产业集群和高质量建设湖北创新之核东湖科学城,准备了能量满满的“人才森林”。
“人才森林”逐渐养成后,诞生于深圳前海的全国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也希望把武汉的人才优势利用起来。
微众银行企业金融副总经理袁伟佳介绍,2021年微众银行在光谷设立了武汉研发中心,主要负责承担微众银行各类业务系统设计、开发、运维等工作,与相关科技部门充分协作,为业务提供高质量且成本可控的系统功能交付,以支持银行业务整体可持续发展。
金融赋能的光谷“样本”
把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胜势,武汉这一“科教大市”一直在寻求破题的路径。
1987年,武汉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教立市”战略,强调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然而,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特点,缺乏资金的支持,研发无法保障,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创业发展和产业发展,资金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钟复平说,东湖高新区在金融支持科技企业上做过不少探索,比如轻资产的小微企业可以用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贷款,小微企业可以在光谷联交所四板挂牌进行股权融资等等,“但总体来看,我们政府在支持小微企业的直接与间接融资、银行融资等方面还是想法很多,落地很难”
点亮资本创始人李翀直言,在科技创新和企业融资过程中,痛点问题体现在,早期的中小企业质押的资产形式主要是知识产权和未上市股权,两者都涉及到估值和退出问题。这就非常考验一个地区的金融供给体系是否完整,生态是否健全。
“关键时候总能得到帮助!”发出此番感慨的是小驴机器人(武汉)有限公司创始人周泽华。两年前,当时急于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小驴公司,急缺资金。紧急关头,作为湖北56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之一的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带着1100万融资来了。
有了孵化器和金融活水的帮助,小驴的产品线快速扩张。“原来我们只是在做一些室内的AGV(自动导引车)的产品,有了资金之后,我们快速推动到了室外的产品,属于绝对的一线水准。”周泽华说,现在小驴已经研发出六七款巡检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和安防巡逻机器人,营业额从第一年的100万,到第二年的500万,今年预计将突破1500万。
在光谷,周泽华的经历并非孤例。截至2021年6月末,湖北省科技型企业融资总额达到6653.3亿元,较2019年末大幅增长46.13%,服务科技型企业达到6235家、新增2117家;2020年以来全省保险机构累计为602家(次)科技企业提供584亿元科技保险风险保障,累计赔付1.5亿元。
在长期服务中小微科技企业过程中,湖北金融界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组织、机制和产品体系。从制度建设,到金融产品供给,开发和完善适合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授信模式,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企业的“点菜单”不断丰富。
今年8月,微众银行微业贷科创贷款正式开通湖北市场,利用互联网银行的线上化优势为湖北的科创企业带来了不一样的融资体验。微众银行企业金融副总经理袁伟佳表示:“我们深切能感受到当地小微企业尤其是科创企业对资金的强烈渴求,而我们的数字化金融服务模式,从提交申请到授信,最快几分钟就能完成,一定程度上能特别及时地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与此同时,微众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也注意到,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科创类小微企业同样重要。袁伟佳介绍,通过挖掘投资机构及科创型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各自存在的难点、堵点,并基于以线上化、数字化服务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成功实践经验,微众银行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探索数字化“贷+投”创新服务模式,以数字科技驱动打造微众银行科创企业价值认证体系。
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有效对接,正迸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今年上半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083.3亿元,同比增长35.6%;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达4758家。
科技创新成果不再是“埋在山洞里的宝藏”,武汉用创新的办法破题“创新”,一个既谋远又聚力的创新格局,正在这座城市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