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国内国际社会娱乐明星综艺电影体育生活健康综合科技通信互联网移动财经宏观理财教育汽车

中移动探索将数据变成服务 暂缺整体运营思路

2014-12-08 16:22:34    来源:全讯网    编辑:值班编辑

孙少陵

原标题:中国移动正探索把数据变成服务

借助大数据推动战略转型,是中国移动集团今年明确提出的改革课题。为此,中国移动投资了31.72亿元在苏州成立了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在中国移动集团内部也被称为“苏州研发中心”。

目前,中国移动用户数突破8亿,每天产生的数据要超过绝大多数企业一年的数据量。过去数年,中国移动已经尝试利用这些数据为公司网络优化、业务销售提供决策支撑。而今,大数据被视为新的利润空间,中国移动尝试利用这些数据开发新的业务。“运营商拥有太多真实、可靠、高价值的用户行为数据。很多企业需要这些数据,但我们并不能直接把数据对外进行大规模商业利用。一方面是因为要保护用户隐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数据目前还无法定价,也没有好的商业模式。”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孙少陵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把数据转化为服务,提供以数据为支撑的分析结果。”

作为中国移动研发改革的战略举措,苏州研发中心得以公司化、市场化运作。苏少陵表示:“近期我们主要解决公司内部相关产品研发的需要,未来会逐步面向外部客户,提供高水平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我们要承担开辟大数据市场的责任。”

向大数据转型

《21世纪》:对中国移动来说,大数据是什么?中国移动在大数据时代有哪些机遇、挑战?

孙少陵:简单来说,中国移动认为大数据是以需求为导向,通过网络产生的海量数据、高效的数据处理技术以及专业化的数据分析团队,从而为公司内部的生产经营和外部客户产生价值。

在公司内部,我们在2007年就建立了Hadoop技术研发团队,研究大数据技术。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在营销支持、网络运维、增值业务、信息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在诸如公司的经营分析系统、信令监测系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从外部市场来看,空间更大。中国移动的数据都是精准的用户行为数据。对任何一个公司而言,如果想全面了解用户,必须综合多个维度的数据来进行分析,行为数据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我们的这些数据是任何其他行业都无法提供的,前景无法估量。

大家都在讨论大数据,但大数据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每个公司都会遇到很多挑战。

比如,信息安全与用户隐私,没有红线,没有标准、法律可依;数据所有权,在你平台上的数据就是你的么?还有,就是数据的定价问题。我跟某互联网公司讨论过,两家拥有大量的数据,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但问题是,数据怎么定价、怎么交易?

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对我们而言,大数据还远远谈不上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此外,技术、人才、数据处理以及分析平台的建设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今年年初,集团把大数据作为重要的改革课题,并且成立了我们苏州研发中心,进行大数据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方面的探索。

《21世纪》:苏州研发中心的定位是什么?是否面向外部市场、是否公司化运作?

孙少陵:苏州研发中心是中国移动研发改革的战略举措,是中国移动独立法人全资子公司,注册名称为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就是按照公司化运作。

苏州研发中心业务定位包括云计算、大数据、IT支撑系统平台及部分应用的研发,近期主要解决公司内部相关产品研发的需要,未来逐步面向外部客户提供高水平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

其实已经有一些面向外部市场的案例。比如,常熟“时尚云”就是我们与印度的Tata公司合作研发的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服装企业内部销售生产数据、外部互联网或第三方产业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提供服装行业流行趋势分析,给服装产业决策及发展方向提供支撑。

卖服务,而非卖数据

《21世纪》:中国移动拥有庞大的数据量,但具体有多大?这些数据价值又如何定义,能否举例介绍?

孙少陵:10月份,中国移动用户数突破8亿,是全球用户数最多的运营商,也可以说,是全球数据量最大的运营商。用户每天打电话、上网等行为产生大量日志数据,以上网日志为例,每天约400-500TB。

至于数据价值,就不太好说了,具体的不同的业务,数据价值都不太一样。

中国移动有一个“微营销”计划,要关注每一个用户的需求,对用户进行精确的画像,对线网发生动作及时采集、快速反映,同时,营销行为也要根据每一个不同用户进行差异化。

比如,中国移动有个应用商店——MM商城,不同的用户登录商城时,里面的应用排序可能就不一样,每一种排序都是根据用户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最先看到的,通常是最符合用户的应用。

用户过去几年使用过哪些终端?最近浏览过哪些手机?这些可以给终端销售提供支撑。还有10086,如果你订购了一个不合适的套餐,或者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连续几个月出现流量超支的情况,10086会自动给你推荐更合适的套餐。

利用数据来提升生产经营能力、优化网络体验,这些事情已经做了很多年。现在也来越重要,因为运营商的业务会越来越多,以前就是流量、短信、电话,以后音乐、阅读、地图等数字化服务都需要依靠大数据进行营销支持。

《21世纪》:你刚才举得例子都是对内的,能不能介绍下这些数据在其他行业里的应用价值?

孙少陵:有一些在尝试的项目。比如,我们某个省跟航空公司合作,帮航空公司定位一些经常乘坐高铁等其他交通工具在该公司航向上旅行的用户群。当然,我们只是提供服务,不提供用户信息。

还有,给景区做预警服务。我们可以根据一定范围内外地号码的数量来分析、预测景区近期内的客流量,为景区提供客流预警分析。很多省份都提供这个服务。

给交通部门提供流量预测服务,也是其中的内容。以前交管部门做流量分析都是靠出租车,他们给出租车实时安装一些GPS装置,然后分析车辆行驶情况,得出车流量图。但毕竟出租车的采样率太小了,不够精致。我们通过手机可以获得60%-70%车辆的位置信息,得出的结果更准确,有利于市政规划。

我们跟企业、政府,都有不少类似的合作项目。

《21世纪》:这些对外项目的盈利能力怎么样?有没有很赚钱的业务?

孙少陵:目前还谈不上盈利,因为这些业务大多是定制化业务,个性化很强,不具有普适性,很难大规模盈利。

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想做的:找到一些具有通用性的数据服务。这方面电商行业做得不错,比如,有的电商会提供一些商户的征信服务,我们也可以学习。

对外部市场确定的方向是把数据变成服务,并不直接出售数据。一方面是可以保护用户隐私,另一方面也是考虑长久利益,毕竟原始数据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不可能直接出售。

《21世纪》:也就是说未来盈利的关键就是找到大数据服务的模式?

孙少陵:对。我们正在研究,总体来说可以提供三种服务。

一种是DaaS,数据即服务。这种主要是在我们中国移动内部,我们把集团所有的数据打通,做一些简单处理,相当于半成品的数据,为其他部门提供服务。

第二种是PaaS,平台即服务。实际上我们不仅提供数据,还提供一个平台,企业可以把他们的业务、应用或分析模型拿到我们的这个平台上来运行,分析结果属于企业,但数据他拿不走,还是留着我们平台上。

第三种是SaaS,我们直接给企业开发分析应用,或者直接给企业提供分析、提供咨询服务。

暂缺整体运营思路

《21世纪》:此前听过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的一次演讲,他说“我们招不到大数据人才”。人才问题是否有解决办法?

孙少陵:确实,目前全球都紧缺大数据领域的人才,而且招募成本特别高。

具体一点说,我们有一定的技术人才,2007年的时候,我们就组建了Hadoop团队,现在这个团队有一批技术人才,可以让他们以老带新,培养一批新人。同时我们还在招聘一部分,这样技术人才问题慢慢就可以解决。

但最紧缺的业务人才,是能够把数据和服务结合在一起的人,能够发现大数据市场的人才,也就是互联网行业常说的“数据科学家”。这种人,是真正的稀缺资源。

我们计划让一部分技术人员参与到市场工作中,让他们熟悉市场需求,慢慢培养一批数据科学家。

《21世纪》:除了人才之外,还有哪些挑战?

孙少陵:两个方面。一是政策环境不清晰,缺少数据开放的标准,也缺少法律法规、环境配套。目前国内有不少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也在参与。

我觉得中国可以参考一些国际的做法,比如,美国、新加坡,从开放政府数据开始试点,慢慢建立一些法律法规,以后企业的数据开放也就顺理成章,可以慢慢完善法律环境。

另一个挑战则是来自内部管理问题。目前整个集团的数据、平台、人才还没有集中起来,适应大数据运营的组织架构还有待完善。

大数据是一个新兴产业,没有可借鉴的路径,都得一步步去摸索。(编辑卢爱芳施建)

      栏目ID=9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栏目ID=9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网友最喜欢看
首页头条
24小时排行榜
  • 环球资讯网手机版二维码
  • 环球资讯网微信公众号
网站许可证号: 京ICP备10042815号|Copyright 环球资讯网 www.Hqchu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