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ID=9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
栏目ID=9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2017年第二季度小米重回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场份额前五,这一度让小米找到了重回市场的壮志雄心。
8月31日,在2017上海国际商业年会上,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声称,“小米在做手机的这些年,击败了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山寨机。”
这句话一度被解读为“雷军说中国山寨机都被小米干掉了”,实际上仔细比对雷军的语境就可以看出:雷军说的是几乎击败了所有的山寨机,“击败了”指的是占的市场份额和出货量等具体业务数据,而“干掉了”语境下,指的是被彻底“干掉了”、消失了。
图
所以,从雷军“小米在做手机的这些年,击败了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山寨机。”这句话的语境来看,雷军并没有说错,山寨机断然不会像小米一样达到年几千万台出货量的能力,真有这个能力,厂商都自己贴牌生产了,而不是靠着山寨品牌来卖。
据郭静的互联网圈了解,当年山寨机横行的年代,一些垃圾代工厂们主要是靠山寨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等品牌,再通过各大数码店的销售员来卖,山寨机最泛滥的时候,甚至一整片数码商圈里全是各种山寨机,压根就没有真品。
为何这些山寨机能横行呢?
第一,消费者的认知能力不行。当时互联网并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大部分消费者对于手机的了解、认知水平有限,并不了解所谓的配置啥的,而且,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信,至于是否上网,这个在当时看来属于遥不可及。正是因为认知能力有限,所以真机和山寨机,消费者完全分不清楚。
第二,购买渠道单一。当时的电商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消费者唯一的购买渠道就是去线下实体数码店去购买,当时各种数码商城占据着城市的主要黄金地段,可即使是黄金地段,山寨机依然不少,只能通过从销售员那里购买,自己本身又不懂,很容易就被销售员给忽悠了,比如,“我们这个也是诺基亚,比XXX便宜三百块”,消费者本身又没办法识别,只能被销售员们忽悠哇。
图
第三,代工厂们本身的水平太渣、手机周边产业链不够完善。山寨机厂商们的套路是“忽悠”,能忽悠一个消费者就是一个消费者,他们压根没想过做自己的品牌,玩的还是“野路子”。不像现在,像半导体、芯片、机模、屏幕等手机周边产业链都非常完善了,厂商完全可以自己做出一个不错的牌子,在当时这些条件都不够成熟,要做出自己的品牌还是蛮难的,而且消费者只认、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索尼这些品牌,其他厂商基本上没机会。
山寨机算是时代的“缩影”,当时的多重合力下,造就了山寨机的兴起,但现在山寨机为何不行了呢?前面已经说过,小米击败了几乎所有的山寨机,这句话并没有问题,但被很多人理解为小米干掉了山寨机,这只是浅层次的理解,实际上并不是小米干掉了山楂机,山寨机被消灭,究竟有谁的功劳呢?
第一,消费者认知能力有很大提升。人最怕的就是青春年少、懵懂无知,一旦个人的认知能力被打破,像山寨机这类忽悠人的玩意儿,很容易就被消费者识破的,比如“NOKIA”中的字母“A”没有中间一横,很多很多基本的细节都能够看出来。再比如像基本配置、外观、大小、重量、应用等,山寨机很容易就会被消费者看出来的,消费者自身认知能力的提升,才是消灭山寨机最大的“功臣”,大部分人对山寨机的识别度提升了,可山寨机的技术能力却达不到大幅度提升,那还能忽悠的了谁呢?
第二,国产机们千元机的肆虐。小米、魅族、360手机、联想等众多国产手机厂商们一度将手机的议价权限定在2000元以内,而主流的则是千元机,须知,山寨机的价格,也在千元以内,对于消费者来说,没必要再去买便宜廉价的山寨机,已经有不错的品牌厂商产品可以购买,而不是搞一个便宜货,大家都知道便宜货就是山寨机,可千元机不同,它是真的,只不过质量次了点,可能一年内、半年内就得换一次机,相比较山寨机来说,知名度还不是很高的千元机,显然更靠谱一些。
第三,消费者购买能力的提升。山寨机玩的心理战是,忽悠消费者贪便宜的小心思,可消费者如果不去贪小便宜呢?那自然是去正规的旗舰店里买,消费者已经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来购买一部智能手机,所以,哪怕是四五千元的iPhone,消费者依然趋之若鹜,余下的消费者也有能力花1000多或者两三千买一部手机,山寨机,被消费者自己淘汰了。
总的来说,就是,有钱了,能买好一点的手机,然后,又有很多国产机厂商们可以选择购买,要知道,山寨机厂商,可舍不得花费几百万去互联网或者电视媒体上投放广告,但国产机们舍得,这也是国产机厂商们兴起的原因之一吧,最重要一点,是消费者的认知能力提升,比如新闻资讯,据CNNIC的报告显示,新闻资讯是目前网民的第三大应用,除新闻资讯外,比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这些,消费者能够通过地图工具直接去旗舰店里购买,以前没有地图导航,很多人可能去某旗舰店都不知道怎么走,再比如第三方支付等,这些多维度的认知能力提升、环境变化,才是埋葬山寨机的坟墓,小米确实出了力,但小米的功劳,断然没有雷军提到的那么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