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要发展,离不开港口提供的便捷物流通道与广阔的市场辐射,更离不开产业赋予的核心发展动能与持久经济活力。
梧州市创新港产城园区融合机制,充分发挥综合交通优势,着力破解市本级园区与县域经济之间发展、功能、产业、规划等不协同等难题,为产业集聚发展搭建平台,激发了园区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对园区而言,利益联结共享机制是打破发展壁垒、促进资源高效流通的关键钥匙。梧州市创新构建利益联结共享机制,通过完善市、县(区)两级利益分配,推动责任共担、问题联解,实行属地和园区分类考评,有效激发了属地园区的发展活力。
构建产业协同共建机制,是梧州市推进港产城园区深度融合发展的又一关键举措。梧州市不断推动园区与县域规划协同联动、基础设施连通和产业链通,助推产业集聚成势。
在完善的产业协同共建机制推动下,梧州临港经济区金属新材料产业与藤县建材、造船等主导产业,实现了产业链的有效衔接。这一良性互动有力助推藤县聚集起400亿级金属新材料、300亿级纸基新材料、200亿级建筑陶瓷、100亿级钛白及新能源电池材料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发展矩阵,有效提升园区与县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此外,园区产业呈现出强劲的集聚态势,规模持续壮大。梧州临港经济区成为在园区内全产业链闭路循环、生态绿色发展、布局再生资源量超560万吨的国家级园区,以金升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蓬勃发展,以广西翅冀钢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已成功创建6个含金量高的国字号品牌。
服务保障共担机制的构建,为园区企业项目的加快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梧州市通过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党建联盟网络,推行市、县、园区、乡镇四级联动服务,推行“属地+园区”要素联合保障等措施,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全链条的服务支持,实现“洽谈即服务”“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这些措施的落地实施,大大缩短了梧州市企业从引进到投产的时间。
眼下,梧州市港产城园区加速融合发展。园区港口、道路等配套基础建设不断完善,新建园区道路20公里,建成10个3000吨和5个2000吨内河港口码头泊位,赤水港进港铁路专用线与西江航运形成水陆联运,促进了港产城园区物流畅通,增强了园区对内辐射带动和对外开放合作的综合效能,提升了园区对港、产、城的聚合力,港产城园区空间有序分界、功能有机衔接、产业合理分工有效集聚的融合发展新态势正在加速形成。